运动与冠心病
供稿部门:
日期:2017-04-21
≥ 45 岁,女性 ≥ 55 岁或提前绝经而未补充雌性激素;遗传家族史 :早发性冠心病家族史,即双亲或其他直系亲属为 55 岁前,母亲或其他女性直系亲属为 65 岁前发生心肌梗死;肥胖等。
1. 猝死性冠心病,也称为冠脉猝死。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心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2.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的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或坏死所致。 3. 心绞痛: 主要表现为心前区发作性疼痛,为一过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致。临床上根据病人心绞痛发作的特点又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4. 缺血性心肌病 :主要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心肌长期缺血导致心纤维化所致。 5.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患者并无症状,但客观检查发现有心肌缺血。在临床上以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为常见。
ST 段压低、 T 波平坦或倒置,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 。若心电图无改变,可考虑作心电图负荷试验如活动平板或踏车心电图检查。
2 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再次发生心绞痛。
T 波倒置或 ST 段下移 可以认为是 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 ST 段上抬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 异性高,反映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引起心外膜损伤; 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志 是形成异常 Q 波 ,平均在症状发作后 8-12 小时出现。临床上主要是根据异常 Q 波出现的导联而确定心肌梗死的部位。
, 进行心肌缺血和运动耐力评价 , 开出运动处方。运动处方主要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时间和频率等。
(1) : 有氧训练、平衡、柔韧度练习 和 气功 等。有氧训练常用的有步行、健身跑、骑自行车、乒乓球等;平衡和柔韧灵活性练习可以改善整体平衡能力 , 可帮助心脏病患者从坐位站起以及增强步行能力; 气功 , 可练习一些静功或内养功 , 以处理应激反应。
(2) : 运动疗法中强度的控制十分重要 , 过度的运动会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运动处方制定中强度由以下方法决定 : ① 自觉运动强度 : 以稍强达到出汗为宜 ; ②根据 心电运动试验 中至出现缺血症状、心电图异常、血压异常反应或已达到按年龄预计的最高心率时的心率数的 70 % ~ 85 % 。③用心搏数 方法 , 运动心搏数 = ( 按年龄推算最高心率 - 安静心率 ) ×系数 + 安静心率 , 系数为 0. 5 ~ 0. 7
(3) :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 , 达到靶强度的运动时间 不应少于 10 ~ 20 min , 每次总时间宜掌握在 1 h 以内。
(4) : 每周运动次数不应少于 3 次 , 最好每日 1 次。
( 医疗体操或太极拳 ) , 时间为 10 ~ 15min ;每一次运动治疗结束时要做整理运动 , 如散步、按摩等 , 时间为 5 ~ 10 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