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琳
杨晓琳,女,运动人体科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4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英国知山大学体育学院营养与运动表现研究组访问学者。任中国睡眠研究会运动与健康睡眠专委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促进健康、运动营养和运动基因组。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教委等省部级课题10项,企业横向课题3项,校级课题5项。发表SCI/CSSCI/CSCD论文25篇,发明专利2项,团体标准1项,获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北京体育大学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一、代表性论文:
1.杨晓琳,包大鹏,李燕春等. 运动改善脂肪肌肉比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效果预判模型构建. 体育科学, 2025,45(7):58-72
2.杨晓琳, 李燕春, 包大鹏等. 高强度间歇运动改善定量负荷运动心率效果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23, 42(07): 505-17.
3.杨晓琳,李晓霞,吴剑等. 抗阻训练增肌个体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2,45(10):101-113.
4.Xiaolin Yang, Yanchun Li, Tao Mei,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Exercise-induced Skeletal Muscle Hypertroph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edictive Model. Physiological Genomics. 2024 Aug 1;56(8):578-589.
5.Xiaolin Yang, Yanchun Li, Tao Mei,et al. Genomic predictors of fat loss response to the standardized exercise trai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024 Oct 30. doi: 10.1055/a-2421-9385.
6.YANG Xiaolin, LI Yanchun, BAO Dapeng,et. al. Genotype-Phenotype Models Predicting VO2max Response to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in Physically Inactive Chinese.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2023,55(10): p1905-1912.
二、主要科研项目:
1.不同碳酸氢钠补充策略对男性青年高强度运动表现及疲劳恢复的影响(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2024TNTN010,2024-2025年,主持)
2.体重异常成年人运动促进健康效果个体差异及机制研究(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2021TD003,2021-2023年,主持)
3.低氧训练辅助运动员高原脱适应期运动能力维持的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2019QD019,2019-2020年,主持)
4.运动健康促进效果个体差异的生物学机制与健身指导方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2000602,2018-2022年,参与)
5.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分子特征及在冬季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F0300402,2018-2021年,参与)
6.田径竞走、投掷项目国家队(2025年度)机能与营养监控科技服务(中国田径协会,2025年,参与)
三、科研奖励及其他成果
1.获得2024年北京体育大学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2.2018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3.发明专利授权:《基于全基因组的HIIT改善运动心率效果预测方法及装置》(专利号:ZL 2022 1 1468720.1)(第一发明人)
4.团体标准:《运动员贫血筛查指南》(编号:T/CSSS 008—2024)2024-05-08 发布(参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