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园地

“运动与健康”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十五) 心血管疾病与运动


2020年7月9日上午,业务党支部承办的“运动与健康”学术沙龙系列活动第十五期在腾讯会议平台上开展,该系列活动是疫情期间支部为促进师生学术交流的主要活动之一。本期邀请了中国运动与健康研究院硕导吕媛媛老师为大家分享其近期的研究成果。分享内容为“心血管疾病与运动”,沙龙由刘卉院长主持,研究院全体师生参与沙龙活动。

吕媛媛老师主要从事运动改善心血管功能相关领域研究。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对于不同性别人群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沙龙开始,吕老师首先从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对男、女性效力的差异性以及女性所特有的危险因素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性别差异性两方面分析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存在的差异性。提出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时间比男性晚7-10年,但随着绝经期的出现,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不断下降,对心血管的保护机制下降,女性逐渐变为一个心血管疾病的弱势群体,从绝经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男性的1/7,到最后赶超男性,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阶段,无论从危险因素控制还是预防方面都应该引起重视。

随后吕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心血管疾病的一些治疗方法。前期大量研究认为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是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的。因此大批学者猜测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改善因激素水平下降所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但随着大量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发现,雌激素替代疗法结果并不是统一的,在医学上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最后Framingham心血管研究中心给出结论:雌激素替代疗法虽然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但不能减少女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也不能减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联合治疗还有可能增加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最后,研究发现激素替代疗法结果的不同主要与激素补充的时间和持续年限有关。50-59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最多的,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降低30%。2013年国际绝经协会发布共识指出,标准剂量雌激素单独应用可降低60岁以下,绝经10年以内女性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同时,还介绍了雌激素替代疗法存在的副作用,可引起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此后,又介绍了目前研究较热的睾酮激素替代疗法,睾酮最初被认为是对心血管疾病有害的激素,但随着临床试验发现睾酮具有血管舒张作用,可以改善冠心病的相关症状,因此,睾酮激素替代疗法被广泛应用于男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改善也有副作用,可引起前列腺癌和乳腺癌发病率增加。后来无意中发现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绝经后并未出现冠心病的发病率增加,而且由女性变为男性的变性人,服用睾酮来维持男性特征的出现,发现其与同龄女性相比,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无差异性,因此学者提出睾酮激素替代疗法对女性心血管疾病也可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目前并无较为成熟的补充建议,有待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

接着,吕老师为大家讲解了静坐少动与心血管风险的相关研究,发现每天静坐2h即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1.05倍,每天使用屏幕时间2h可使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提高1.17倍。经过统计目前成人每天静坐的时间在7.2-9.5h,因此可以看出静坐少动正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着身体健康。并且通过长时间卧床休息的静坐少动模型,探讨了大概多长时间的静坐少动即可引起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后发现3天足以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因此应该引起很大的重视。此后,又分析了静坐少动间断是否可改善静坐少动所带来的影响,发现对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改善是有效果的,尤其可以改善腰围。但是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效果有赖于静坐少动间断持续观察,有待进一步探讨。

除了静坐少动,运动对心血管疾病也具影响。研究发现与静坐少动人群相比,长期规律运动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可降低一半,这个效果甚至有赶超某些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作用,从而很肯定的强调了运动对心血管疾病的改善作用。但是随后研究发现不同强度的运动对年龄相关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结果是不统一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中等强度的急性运动还是持续运动对血管内皮功能均有改善效果,但超过80%最大摄氧量的高强度运动没有改善效果反而对血管内皮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最后,吕媛媛老师从血管内皮功能调节机制上介绍了不同强度运动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结果不统一的原因。提出中等强度运动可以改善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以及糖尿病,从而减少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促进抗氧化物质的产生,并且促进血管内皮舒张因子NO的生成增加,从而达到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效果。而高强度运动可能引起机体氧化应激的产生以及炎症因子分泌增加,从而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容易诱发斑块的产生,加快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在沙龙的提问环节,宋亚锋老师从代谢角度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乳酸与心血管疾病的观点。包大鹏老师谈到休息过程中心血管或机体其他器官系统的变化时,认为器官会从一个恢复状态转向废用性状态。刘卉老师认为男性、女性的心血管风险存在差异,是否在运动、基因等方面也存在风险。衣龙燕老师与吕老师讨论了静坐少动的间断问题,即多长时间、何种活动可以定义为静坐少动间断。最后,刘老师总结道,各位老师从各自的专业解释了心血管与运动的辩证关系,从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问题有利于更好地下出科学的结论。